传国玉玺的由来 我国古代传国玉玺是怎么来的

民俗文化 2025-06-17 00:05www.yanglao9.com中国民俗

传国玉玺:一段古老而动人的历史传奇

公元前741年,楚国的一个普通百姓卞和,在湖北的荆山游玩时,偶然发现一块奇特的石头。这块石头与众不同,因为它引来了一只凤凰,每日盘旋于此。卞和深信这是一块珍贵的玉石,便将其带回家,献给当时的楚历王。玉石工匠检查后发现,这并非真正的玉石。楚历王因此误会卞和欺骗他,遂将卞和的右脚砍去。

历经磨难,卞和并未放弃,又将此石献给后来的楚武王熊通。玉石工匠再次鉴定,这依然是一块石头而非玉石。愤怒之下,楚武王也误以为卞和在欺骗他,便砍去了卞和的左脚。

多年后,楚文王的儿子熊赀听闻了卞和的故事,他见到卞和每天抱着那块石头哭泣,眼中流出的血将石头染红。文王派人将卞和及其石头带来,经过玉石工匠的精心打磨,终于发现了这块石头的真正价值——它是一块质地绝佳的玉石。为了表彰卞和的功绩,这块玉石被命名为“和氏之壁”,并作为楚国的镇国之宝。卞和被封为大夫,受到国家的供养。

从公元前689年到公元前323年,“和氏之壁”一直是楚国的镇国之宝。在一次意外中,这块玉璧在楚国的昭阳手中遗失。直到公元前283年,有人在赵国出售这块玉璧,赵国宦官令缪贤以高价购得,并将其献给赵王。这块玉璧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置于暗处自然发光,能去除尘埃、辟邪魅。赵王听后大为欣喜。

后来,秦国秦昭王听闻赵王得到了和氏璧,便提出以十五座城池换取这块玉璧。赵国蔺相如智勇双全,最终成功将玉璧归还给赵国。此后,“和氏璧”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传奇之一。随着历史的推进,“和氏璧”几经流转,最终在秦国成为皇帝玉玺的原材料。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和氏璧”被丞相李斯雕刻成传国玉玺,上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传国玉玺成为皇权的象征,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传承、争夺。除了传国玉玺外,皇帝还有六枚其他玉玺用于不同的场合与事务。随着历史的变迁,“传国玉玺”的传承也变得扑朔迷离、引人。一段古老而动人的历史传奇就此展开……更多关于传国玉玺的精彩故事与历史背景请关注我们的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yanglao9.com 社区养老网 版权所有

养老院|养老保险|养老机构|养老金|养老政策|养老公寓|养老服务|居家养老|社区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