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为什么禅位给唐肃宗
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攻入长安,唐玄宗无奈逃亡。马嵬驿的兵变使得杨贵妃香消玉殒,一代圣君的威严也受到了严重打击。在爱情与皇位之间,玄宗选择了后者,展现出他皇位的坚守。面对破碎的江山,年迈的玄宗心中只有逃往蜀地的念头。
在逃亡的路上,百姓的挽留之声让玄宗无法决断。他们请求皇帝留下,带领大家讨伐叛军。玄宗已经失去了年轻时的锐气与决断,他只想逃到成都避难。为了安抚百姓,他只能让太子李亨出面。太子一出现,大批百姓便聚集起来,表示愿意跟随太子讨伐叛军,收复长安。
太子李亨虽然多年来表现怂懦,但他却有自己的势力圈子,称为“”。他没有选择直接前往长安与叛军硬碰硬,而是选择了相对安定的朔方,准备在那里树立大旗,号召天下的勤王之兵。这样的行动实际上已经等同于另立中央。
玄宗的决策显示出他的糊涂。当他决定让太子自行其是时,就等于失去了对太子的制约能力。他以为太子多年来一直表现怂懦,不敢做出过格之事,因此将其置于平叛前线。然而此举对玄宗而言,其实有两方面的考量:一是需要皇室成员站出来成为镇压叛军的旗帜,太子作为帝国的第一顺位继承人,理应承担起重塑李唐江山的重任;二是玄宗自己痛失爱情后,希望能在成都度过自己的余生,不再处理留下的烂摊子。
玄宗并非万能,他的号召力已经大不如前。他的亲信要么已经死去,要么在兵变中被要求处死。他已经失去了军队的忠诚。他所依赖的禁军龙武大将军以及武力担当陈玄礼在马嵬驿的兵变中表现强势,但玄宗已经无法依赖他们。
太子李亨已经留不住也制止不住他的上位。事情发展得如此之快,玄宗前脚才在成都安顿下来,太子李亨已经在灵武登基,遥尊他为太上皇。太子的登基工作做得非常完美,他掌握了军方的绝对支持,天下人心都寄托在了灵武。而玄宗在天下人眼中已经成为了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玄宗的一系列决策失误导致了他的皇位失控。他的信任导致了安禄山的反叛和哥舒翰的失败,这些都使得他的威望大降。最终,他不得不面对自己失去皇位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