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和宋钦宗被抓走之后 他们的下场有多惨
对历史和皇帝颇有研究的朋友们,今天我将带你们深入了解一段关于北宋亡国之君的悲惨经历。
在古代历史长河中,亡国之君的命运往往充满了悲剧色彩。他们中的大多数,从小生活在优渥的环境中,除了政治斗争的勾心斗角,很少真正经历过生活的艰辛。当国家陷入危机,他们不得不承受巨大的痛苦。其中,北宋的徽宗皇帝赵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赵佶一生爱好广泛,绘画、书法、修道等都颇有造诣,然而这些似乎与治国并无太大关联。他的这些爱好最终导致了国家的内忧外患。眼见局势无法收拾,赵佶将皇位传给了儿子钦宗赵桓。这位儿子同样是个纨绔子弟,为人优柔寡断,容易被奸臣所蒙蔽,导致忠臣纷纷离去。最终,父子俩一起成为了金人的俘虏。
被俘的皇帝们,命运多舛。他们要么很快惨死,要么被封为公侯养起来。赵佶和他的儿子钦宗也不例外。这一年,赵佶46岁,正值中年,身体还算硬朗。他们与后宫一众、前朝文武百官一同被带到了金国都城上京会宁府。这一路上,他们所受的奔波之苦无法言表。更为悲惨的是,不时会有后妃、宫女被金人强行虏走侮辱。
到了上京后,赵佶和钦宗被迫穿上丧服,去拜谒金朝开国君主完颜阿骨打的宗庙。随后,金太宗完颜晟给了他们二人封号,宋徽宗赵佶为昏德公、宋钦宗赵桓为重昏侯。这些封号无疑是对他们的精神污辱。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生活相较于最初被强虏北上时有所好转。虽然依旧没有人身自由,被软禁起来,但他们有了相对稳定的生活,还有了读书、写诗的时间。
公元1135年,宋徽宗赵佶在五国城病死去世。随着南宋与金的局势变化,两国关系逐渐缓和。金熙宗为向南宋示好,下诏追封赵佶为天水郡王,赵桓被封为天水郡公。他们的地位有所提升,之前的侮辱性封号也不再存在。宋钦宗一直在金朝被软禁至公元1156年去世,时年57岁,被囚长达近三十年之久。他的悲惨经历令人扼腕叹息。
作为亡国之君的赵佶和钦宗都经历了巨大的生活落差和心理压力。他们的遭遇让人不禁深思历史中的得失成败以及君主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