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老板合不来?库卡总裁辞职
德媒报道,两年前中国家电巨头美的集团对德国机器人制造领先企业库卡公司进行收购,这一举动在德国引起了包括政界在内的广泛关注和争议。如今,库卡公司董事会德方主席罗伊特(Till Reuter)突然宣布辞职,引发外界猜测。
被美的集团收购后,罗伊特担任的库卡董事会主席职务原本要到2022年才到期,但他却在周一(11月26日)宣布卸下这一职务,并由现任财务董事默嫩(Peter Mohnen)从12月起代理该职务。此前曾有消息透露,罗伊特与监事会主席顾炎民正在就解除合约进行谈判。
库卡公司内部人事透露,罗伊特与中国投资方的关系逐渐恶化。美的集团有意扩大在库卡的发言权,并且有迹象显示,美的对库卡日常业务的干预和影响有所增加,甚至可能有进一步的整合计划。这次收购引起了德国媒体、经济和政界的广泛关注与争议。德国经济部长加布里尔也曾对这一收购表示担忧和质疑,担心中国投资者获得库卡的关键技术和敏感。
罗伊特的辞职并不是首例。在今年9月,当巴伐利亚汽车配件生产商格拉默(Grammer)被宁波继峰收购时,原本支持这一收购的董事会成员全体辞职。这让人开始质疑中资收购背后的承诺与现实是否相符。
为了打消德国方面的疑虑,美的集团在收购库卡前签署了协议,承诺保障库卡德国生产基地和员工就业岗位、保留技术和专利以及在德国、保持财务透明和董事会独立运作等。当时的库卡劳资双方对这些承诺感到满意,并支持美的集团的收购。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际情况与当初的协议似乎出现一些差距。比如,美的集团派往库卡董事会的中方成员数量已经增至4人,超过了最初的计划。罗伊特曾计划增加散户持股比例以提高市场信任的计划也未能实现。去年,库卡和美的在中国成立了多家合资企业,双方在运作这些企业时也出现了意见分歧。
除了这些外部因素,罗伊特在管理工作上也面临着挑战。今年的库卡销售额预计为33亿欧元,出现了十年来的首次下滑。面对这样的业绩压力和挑战,罗伊特的辞职或许也是无奈之举。他的辞职对于库卡未来的发展将带来怎样的影响,还需要时间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