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推进环境司法专门化 这是下一步工作重

奇人怪事 2025-06-17 03:47www.yanglao9.com奇闻趣事

中新德国网报道,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吕忠梅于今日指出,中国环境资源犯罪刑事处罚相对偏轻,距离公众的期待存在差距。这种差异在法律依据与环境司法专门化程度之间尤为明显。针对当前环境司法面临的主要挑战及未来的重点工作,吕忠梅进行了解读。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吕忠梅在最高人民法院今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环境司法专门化的发展情况。她提到,虽然环境司法专门化的五个标准——审判机构、机制、规则、理论和团队都在顺利推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特别是在环境刑事司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白皮书指出,最高法已经在民事和行政案件方面实现了二合一审判模式,并在第三巡回法庭三合一审判模式。在环境刑事司法方面,尽管有所进步,但仍然存在法律依据不明确、处罚偏轻等问题。一些环境资源犯罪被视为破坏经济秩序的犯罪,其起刑点整体偏低。这使得一些犯罪行为的处罚未能充分反映其对环境的实际破坏程度。

吕忠梅强调,环境资源犯罪不仅仅是破坏经济秩序,更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例如,盗伐林木罪不仅仅是破坏了一种经济资源,更是破坏了生态环境。树木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经济价值,更在于其生态价值,如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等。现有的刑事处罚制度未能充分反映这种生态价值的重要性。

吕忠梅还指出,目前环境司法还存在三合一审判模式尚未完全实现的问题。她表示,这是下一步工作的挑战或重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推进环境司法专门化,并加强环境法典的制定和实施。通过专门的环境法典来解决立法中的一些问题,并明确环境犯罪的刑事责任。这将有助于缩小环境刑事审判与公众期待之间的差距,并更有效地打击环境犯罪行为。

中国环境资源犯罪刑事处罚相对偏轻的问题亟待解决。吕忠梅呼吁加强环境司法专门化,通过制定和实施专门的环境法典来明确环境犯罪的刑事责任,并加强环境执法水平和能力。这将是我们未来工作的挑战和重点。

Copyright © 2016-2025 www.yanglao9.com 社区养老网 版权所有

养老院|养老保险|养老机构|养老金|养老政策|养老公寓|养老服务|居家养老|社区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