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全省唯一优秀等次!济宁养老交出幸福
在济宁市的养老服务领域,一场关乎民生福祉的变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2019年,济宁市将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列为重点民生工程,旨在以更优质的服务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近日,从济宁市民政局传来喜讯,全市已建成各类养老设施1131处,养老床位增至6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38张养老床位,这一成绩在全省傲视群雄。
在济宁市民政局的精心组织下,养老服务的提升工作被纳入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为了精细化的推进工作,成立了专门的指挥部并设立工作专班,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建立工作台账,并通过挂图作战的方式实施。坚持每月的调度和通报,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
在政策扶持方面,济宁市民政局积极落实养老服务业的各项政策,全市范围内资助了181个养老服务项目,资助资金高达3015万元。不仅如此,还投入运营了31处示范性养老服务中心,建成50个社区老年人食堂。为了提升供养服务水平,市级列支专项资金对乡镇(街道)敬老院进行改造,改善其生活条件。
在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道路上,济宁市民政局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了一系列行动方案,建立了部门联合检查监管机制。全市的203家养老机构都接受了等级评定,这一举措极大地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升。济宁市民政局还致力于文化养老课题的研究,制定了市、县、乡、村四级文化养老指标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济宁市的特殊困难家庭失能人员集中供养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符合条件的失能人员可以按照自愿申请、愿进全进的原则实行集中供养。这一创新举措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成功打响了“儒乡圣地·孝养济宁”的文化养老品牌。
济宁市在养老服务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一成果得益于市民政局及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社会愿景,为济宁市的养老服务事业画下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