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全方位打造老年宜居城市
聚焦老龄化:武汉市的积极应对与特色养老路径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武汉市老年人口已达178.85万,占据全市户籍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老龄化带来的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空巢多的特点,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这一挑战,武汉市积极应对,将老龄工作视为民生工程、幸福工程,更是作为“一把手工程”全力推进。
一、优化服务流程,实现老年福利的便捷发放
针对老年群体,武汉采取了减流程、缩时限、免费用的策略。通过开发“武汉养老服务”app,将老年证办理由传统模式转变为网上数据比对、后台自动制证、网格员送证上门的新模式。高龄津贴发放利用大数据比对,直接支付到老人银行账户。这一举措不仅简化了流程,提高了效率,更体现了对老年人的深切关怀,受到了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办的高度肯定。
二、构建养老新模式,强化养老服务功能
武汉制定了“互联网+居家养老”三年计划,推进社区嵌入、中心辐射、统分结合的养老新模式。通过建设服务网点,培育服务实体,促进助餐、助洁、助医、远程照护的“三助一护”服务落地。到2020年,武汉将建成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管、全天候响应的养老服务网络,形成具有武汉特色的养老新态势。
三、打造宜居城市,提升老年生活品质
武汉围绕“宜居社区、幸福养老”主题,投入巨大努力,创建老年宜居社区。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老年康复床位,举办各类老年活动,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文化、娱乐等多方面的服务,增强了老年人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在应对老龄化的道路上,武汉市以民为本,创新服务模式,强化服务功能,提升老年宜居环境,为全市老年人创造了一个更加美好、幸福的晚年生活。这座城市的努力与,无疑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