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开发商尝试以房养老 仅售使用权受质疑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加快发展业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的“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即“以房养老”的概念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在浙江杭州,一家开发商率先尝试了一种新的“以房养老”模式,推出老年养生公寓。这种模式下,市民购买的是房屋的使用权,而非产权,且可以随时退房返现。这种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引发了不少疑问和质疑。
据了解,“以房养老”是一种特殊的养老保险方式,也被称为反按揭。老年人将自己的房屋产权抵押给银行或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以换取定期的养老金,直到去世。这种模式让借款人在生前就能提前使用房屋的销售款,并在获得现金的同时继续居住并维修房屋。借款人去世后,金融机构会收回房产进行销售、出租或拍卖,以偿还贷款本息。
杭州的这家开发商将这种“以房养老”模式灵活运用到养老公寓的建设中。其推出的“盛和居紫荆园”项目位于萧山,作为民营资本参与养老机构建设的试点项目,被列入了浙江省服务业重大投资建设项目。据销售人员介绍,购房者可以在支付一定金额后获得房屋的使用权,当需要退房变现时,可以随时申请退出,并且开发商会全额返还购房款。
这种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引发了不少质疑。一些住户担心,如果开发商或经营者出现问题,购房者将无法保证正常使用住房。相关房产专家也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这种养生公寓与国务院提出的“以房养老”有所不同。购房者并未获得切实的利益,而开发商则可以利用这些资金进行投资,甚至将房产产权用于抵押,获取更多的利益。
尽管存在质疑和担忧,但这种老年公寓在杭州仍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如果开发商能够提供良好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增加其附加值,仍然有可能取得成功。这种模式下的运营也需要非常谨慎和精细,以确保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对于开发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他们需要在运营中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配套设施的完善性,同时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以确保这种新型的“以房养老”模式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