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北区打造互联网+养老养老服务新模式
近年来,青岛市致力于构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意图在短短两年内塑造出具有市场活力的运营机制,打造出独具魅力的“青岛模式”。这一壮丽蓝图在市北区率先得以实现,其居家养老模式已经日趋成熟,为当地老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舒适。
市北区的这一创新举措始于2014年,时至今日,已深得人心。在南昌路社区的某户人家,老人王女士家中常有一位服务大姐卢云萍的身影。她每两天就会来到老人家中,至少服务四个小时。卢云萍的服务内容丰富多彩,从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到陪伴聊天、烹饪美食,无一不精。由于王女士患有糖尿病,卢云萍在烹饪时特别注意饮食的调整,确保老人的身体健康。
今年82岁的王女士行动不便,自2014年市北区为其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以来,卢云萍的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五年多的相处,两人已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疫情期间,为确保双方的安全,卢云萍减少了上门次数,但每天都会通过电话关心王女士的身体状况。
市北区目前已有22个街道享受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共有180名低保老人受益。这些老人每月都能享受到45至60小时的居民。值得一提的是,市北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以“互联网+养老”为特色,运用先进的居家监管平台对整个服务过程进行智能化闭环监管。每位工作人员在时都会进行手机定位,签到签出,并详细填写服务日志上传照片。
市北e家养老院居家服务主管于宏辉表示:“我们的服务模式是互联网与养老的完美结合。我们通过线上派工,线下为老人提供服务。监管平台能实时追踪工作人员的服务状态。我们每月还会对受益老人进行电话回访,以获取老人的满意度反馈。今年,我们还计划加大对护理员的技能和业务培训,使他们更专业、更规范地为老人服务。”在这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市北区的居家养老服务无疑为当地老人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