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皇帝的信任和重用的长孙无忌,最后为何含冤
唐朝重臣长孙无忌:智谋权谋背后的家族命运
身为河南洛阳人的长孙无忌,他的身世背景显赫,外交家父亲与贤淑的妹妹为他铺设了通往权力顶峰的道路。他与妹夫李世民的布衣之交,为他的仕途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唐高祖李渊起兵,他便率先投奔,成为李世民的心腹谋臣,策划玄武门之变,拥立李世民登基,成为凌烟阁第一功臣。
身为唐朝中书令的长孙无忌,他的智谋与才干深得李世民的信任和重用。历任左武侯大将军、尚书右仆射、中书令等重要官职,封公。他在唐朝的地位如同泰山北斗,是两朝皇帝最信任的权臣。他的命运却与两个女人息息相关,生死株连——他的妹妹长孙皇后与外甥媳妇。
长孙皇后是一位贤淑善良、见识非凡的女性。她深知权力背后的风险,曾极力反对让长孙家族的人掌握过大权力。但李世民看重无忌的才干,坚持提拔他。面对这一局面,长孙皇后私下与哥哥沟通,希望他能以大局为重,主动辞去官位。长孙无忌接受了妹妹的建议,最终得以在官场平稳发展。长孙皇后的这番苦心对整个家族和国家都有益。在她去世后,长孙家族虽然失去了庇佑的大树,但在之前的岁月里,他们一直能够谨慎行事。特别是高宗李治继位初期,对舅舅长孙无忌非常信任和倚重。
长孙无忌的命运转折点出现在皇后的废立之争中。高宗李治欲废掉原有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时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尽管李治曾尝试通过送礼等方式争取长孙无忌的支持,但他态度暧昧的态度让武则天极为不满。随着武则天在宫廷的地位上升和李治逐渐乾纲独断,长孙无忌的厄运来临。他被卷入一桩朋党案中,被诬陷谋反。几经构陷后,高宗李治削去了他的官职和封地,将他流放至黔州。不久之后,长孙家族受到株连,多人被流放或处死。三个月后,高宗又派亲信许敬宗逼迫长孙无忌自杀。至此,唐朝第一功臣含冤而死。
回顾长孙无忌的一生,他无疑是一个智勇双全的权臣。命运的无常和家族的兴衰也让他的人生充满了波折和遗憾。或许在他临死之际,会后悔没有听从妹妹长孙皇后的劝诫,及早脱离权力旋涡以求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