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
近日,广州港集团宣布完成了广东省首个“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广州港疗养院升级改造项目的主体结构施工封顶。这一位于广州花园内的项目,致力于打造养老、医疗无缝对接的高品质智慧医养综合体,为全省约名老人提供全方位智慧医养服务。
该项目作为广东省第一个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的机构养老项目,总投资约4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其定位为一个高品质的智慧医养结合综合体,包括医疗院区和养老院区两部分。
医疗院区被设计为“大康复专科、小综合”医院,以老年康复为特色,主要开展神经康复、骨康复、老年康复以及肿瘤康复等。而养老院区则设有单、双人间以及套房,可容纳约名长者入住。这种楼上养老、楼下医疗的模式真正实现了医养结合,使养老与医疗无缝对接。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引入了新基建“黑科技”,通过智能家居、人脸识别、体态识别等技术,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并收集体征数据为健康管理提供依据。该项目还建设了智慧平台,可以不断开发并增加新的智慧应用,使服务更加精准高效。
广州港颐康医院作为项目的运营主体,拥有60多年的养老医疗服务经验,并与多家大型三甲医院建立了绿色通道,确保入住养老人员急病大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项目还分为失智、全护理、半护理、全自理四个区域,采用智能化设备对老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进行监控,并提供精心、细心、贴心的养老服务。
广州港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石挺丰表示,该项目的高起点定位、高质量要求将其打造成为越秀区“一轴四组团”健康医疗中心布局中麓湖康养组团的领军项目。
那么,何为“一轴四组团”呢?实际上,“一轴四组团”是越秀区发布的医疗健康中心布局规划。在这一规划中,“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作为重要项目之一,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养老服务。这一项目的成功封顶不仅为养老行业带来了大喜事、大好事,也为全省康养行业树立了一个学习标杆和培训基地。
广州港疗养院升级改造项目是一个集医疗、康复、养老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其成功的建设将极大地推动广东省乃至全国的医养结合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贴心、放心的养老服务。位于广州市心脏地带的越秀区,是华南地区高端健康医疗资源的汇聚之地。这里拥有国家、省、市各级科研机构共计233家,其中健康医疗类国家重点实验室有4家,彰显着其在医疗领域的卓越地位。越秀区坐拥全市三分之一的医疗资源,医疗机构数量高达352家,其中包括中山大学及其附属的一院、眼科中心、肿瘤医院等著名医疗机构,三甲医院数量更是占全市的36.84%。
越秀区已然成为广州市的医疗服务中心,健康医疗产业也是该区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借助丰富的医疗资源,越秀区正积极规划发展健康医疗产业,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的先行区。为此,越秀区已经制定了详细的产业发展思路——“一轴带动,组团集聚”。
在这一发展思路的指引下,“一轴”是指推动医疗事业与健康产业相互激发、相互推动,形成一条从先烈路至沿江路的医疗健康产业协同发展轴,包括东风路中路、农林路、东川路等核心路段。这条轴线将成为越秀区健康医疗产业的核心走廊,汇聚各类医疗资源与创新力量。
“四大组团”也各具特色,协同推进越秀区的健康医疗产业发展。包括以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等为代表的黄花岗生物医药创新组团,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为代表的东山口国家医疗健康组团,以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研究所、孙逸仙医院等为代表的沿江特色组团,以及以广州港颐康疗养院为首的麓湖智慧康养组团。
这些组团将依托越秀区的优质医疗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医疗产业集群。未来,越秀区将继续加大健康医疗产业的投入,加强与港澳等地区的合作,推动健康医疗产业的创新发展,为广州市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