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发文支持老年人自主创业
近日,辽宁省发布了一项重要通知——《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这一《通知》的核心目标是挖掘老年人力资源,充分发挥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作用。针对这一策略部署,辽宁省正逐步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以逐步完善职工退休年龄政策,为老年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铺平道路。辽宁省还将建立一个老年人才信息库,并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培训,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创业,鼓励专业技术领域的人才延长工作年限。
对于辽宁省的老年人来说,现在有一种全新的选择:继续发挥余热,创业当老板。这一消息并非孤例,而是反映了全球范围内的一个趋势。如今,在许多国家或地区,不少老年人选择从事一些非体力工作,而不是单纯在家中享受退休生活。除了传统的养老院、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农村养老等方式,创业已成为许多老年人选择的新路径。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辽宁省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已经超过两成,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对于老工业基地辽宁省而言,这一挑战尤为突出。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人口老龄化将加速发展,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这将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一系列压力。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辽宁省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和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等。
一位即将退休的辽宁省技术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许多有技术的老年人仍然非常受欢迎,他们往往会被企业返聘或者很容易在社会中找到工作。他也指出,虽然许多老年人愿意继续工作以改善生活质量,但让他们拿出资金自主创业可能仍然面临一些困难,毕竟创业的风险和压力都较大。尽管如此,许多老年人仍然有着强烈的创业愿望和潜力。
在网上,经常可以见到老年人寻找创业项目的帖子。虽然有人认为创业是年轻人的事情,但近年来老年人创业的成功案例屡见不鲜。如褚时健和解培惠等成功的老年人创业者,他们的例子证明了老年人创业的可能性。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原党组成员也强调了老年人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优势。
除了上述因素外,收入水平提高、老龄化、少子化等现象在中国城市中普遍存在。这不仅是中国面临的挑战,也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趋势。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以及生育成本和抚养成本的上升等因素都在推动这一趋势的发展。在大城市中,高房价对生育率的影响尤为明显。如何为大城市的老龄人口提供良好的养老环境和服务也成为了重要的议题。在社会的热议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与辽宁省的人口发展规划都触及了一个核心问题:如何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这一问题,如同一块磨石,磨出了社会各界的思考和对策。
6月29日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像一场及时的春雨,为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其中引人瞩目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如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无疑是对民众生活压力的一种有效缓解。这些政策犹如瞄准了社会的痛点,精准施策。
与此辽宁省的人口发展规划则直接面对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的双重压力,提出了鼓励二孩生育的政策。鼓励生育并非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新生人口成长需要时间,那么在新生力量崛起之前,我们的城市养老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城市的扩容成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引入更为年轻的人口,不仅可以增强城市的活力与竞争力,还可能为城市养老事业带来新的契机。这或许是西安、武汉等大城市积极推行人才新政、吸引人才落户的深层次考虑。
对于东北等人口流出地来说,养老金入不敷出的问题更为突出。面对这一问题,延迟退休年龄、推行养老体系一体化、鼓励老年人自主创业等政策成为了暂时的解决方案。在辽宁的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政策的身影。
自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也是针对养老金分配不均的问题提出的对策。这一制度要求各城市将部分养老保险基金上交中央,再由中央统一调剂,以缓解部分地区养老金亏空的问题。
面对人口老龄化这一社会挑战,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让我们携手,为打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老年生活环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