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新闻发布会
全市老年艺术节、体育节的定期举办,犹如春风拂面,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市、县、区、镇、村四级老年人协会与体育协会的组织网络已基本建成,城乡老年体育人口占比达到了58%,犹如一股活跃的泉水,涌动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已建成的30个老年精神关爱站点,如同温暖的港湾,为老年人提供心灵的慰藉。这一切,为“十三五”期间的老龄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肯定成绩的我们亦应看到全市老龄事业面临的挑战。随着“十三五”期间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我市面临着严峻的老龄问题。预计到2020年,全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20万,占总人口的比例提升至21%。高龄、失能、独居的老年群体数量持续增加,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我市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仍存在短板,涉老政策的系统性、协调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待加强,城乡老龄事业发展不均衡,养老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不高,老年用品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大老龄工作格局尚不健全。
面对这些挑战,各级党委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将发展老龄事业作为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老龄和养老服务工作做出批示,党中央、国务院对老龄事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为我市老龄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和省规划精神,我市结合实际情况,起草编制了《徐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并已经印发各地各部门贯彻执行。
接下来,让我们来聆听市民政局党委成员、市老龄办张主任对《徐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主要内容的解读。
张主任介绍道,“十三五”期间,全市老龄事业将围绕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的总体目标,坚持党委领导、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方针。以构建“颐养徐州”为重要抓手,大力整合公共资源和政策资源,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产业,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不断完善老龄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需求,全面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该规划的主要目标包括: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老年医疗健康保障水平提升,老年精神关爱服务更加深入等七个方面。每一个目标都紧密围绕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努力为老年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通过张主任的解读,我们深刻认识到,“十三五”期间全市老龄事业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美好的老年生活!一、目标概述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全市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社会福利保障以及养老服务体系等方面得到显著改善。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显著提升,社区老年文化活动场所和健身场所的覆盖率大幅提升。全市将积极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充满活力的老年生活环境。
二、具体成果
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老年人参与学习的比例达到20%,社区老年文化活动场所和健身场所的覆盖率均超过95%,老年人协会的普及率和老年志愿者比例也有显著增长。全市正在打造一个适合老年人的宜居环境,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关怀与温暖。
三、重点任务
1. 老年社会养老保障: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体化水平,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和服务支持政策。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老年人的全覆盖,并为他们提供跨市(县)、跨省异地就医的便利。加大对经济困难老年人的救助力度,健全老年人社会福利制度。
2. 养老服务保障:重点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高龄、空巢、独居、半失能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和短期托养服务。统筹发展机构养老服务,满足失能、失智老年人的需求。重视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互助照料设施。还将大力发展智能养老服务,建立市、县、镇三级信息化养老服务网络和管理系统。
3. 老年医疗健康保障:加强老年医疗服务机构的建设,鼓励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融合,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推进基本照护保险制度实施,为符合条件的参保失能老人提供补助。
4. 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强化家庭养老作用,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推进老年公共设施适老化建设,保障老年人生活环境的安全。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提高全社会的尊老敬老意识。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全市将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任务落实,确保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这不仅是一项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全市老年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推动老龄事业稳步发展:徐州“十三五”老龄规划解读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老龄产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其老龄事业发展在“十三五”规划中也得到了全面的规划与布局。
一、全面规划老龄产业,打造养老服务集聚区
我们将老龄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蓝图,通过政策落实,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形成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链条完整、服务功能齐全的养老服务集聚区。我们大力培育老年消费市场,鼓励老年人更新消费观念,为老年市场提供丰富多样的养老服务及产品。
二、精神关爱与文体生活并重,打造老年幸福生活
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同样需要我们的关注。我们加快发展老年教育,将其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加强四级老年教育网络建设。丰富老年人的文体生活,每个社区(村)都建有老年健身活动场所。我们鼓励新媒体参与老年文化发展,举办各类老年文体活动,深化老年人精神关爱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
三、鼓励老年社会参与,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优势
我们注重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建立老年人才和专家信息数据库,充分发挥其独特作用。鼓励和引导公益性、互助性、服务性的老年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我们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支持他们参与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活动,让他们在社会中发挥余热。
四、保障老年人权益,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我们积极营造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氛围,增强社会依法维护老年权益的法治意识。我们健全老年维权机制,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五、科学与重点项目并行,为老龄事业提供决策依据
我们重视老龄科学研究,抓好社会养老保障、养老服务标准等重点项目和课题研究,为制定我市老龄事业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六、实施六大老年工程,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
在“十三五”期间,全市将实施六大老年工程,包括居家养老工程、机构养老工程、医养融合工程、养老服务队伍培养工程、智慧养老工程及适老改造工程,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养老需求。
市新闻发言人于洪亮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了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张弥漫性主任刚刚为我们描绘了未来老龄事业发展的蓝图。现在,我们需要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细化目标,制定实施策略。关于如何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我想再强调几点。
我们需要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全民参与的老龄事业发展格局。各级党委要加强战略部署和统筹协调,要承担起主体责任。各部门要积极参与,发挥职能作用,从政策法规、金融保险、土地用房、科技应用等方面协同推进,确保项目、服务、安全、环境、资金等方面的有效监管。
我们要完善投入机制。各级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口老龄化需求,确保稳定的老龄事业投入。福利公益金和体育公益金要专项支持养老服务业和老龄健康体系。我们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老龄事业,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我们要创新体制机制。理顺老龄工作管理体制,明确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与任务。加强办公室建设,提高队伍素质,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我们要加强督查评估。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将年度计划与规划目标相衔接。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要发挥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和参谋助手作用,确保规划全面实施。
接下来,市老龄办石峰副主任将发布《2016年徐州市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报告指出,全市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长,高龄老人和百岁老人数量均居全省前列。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满足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是我们长期的任务。
石峰副主任的发布内容十分生动详尽。他详细阐述了全市老年人口的信息情况,包括区域分布、年龄分布等。听着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市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态势。他也提到了我市在老龄事业发展上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我市的老龄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我们需要继续努力,为老年人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服务条件。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我市的老龄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自XXXX年以来,我市在老龄工作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市委和市携手构建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致力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形成了一种协同联动的老龄工作机制。
养老保障方面,我们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全市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不断提高,人均养老金已经达到每月XXXX元,增长金额超过百元。城乡老年居民的基础养老金也得到了提升,每人每月达到XXX元。贫困老年人得到了最低保障的支持,而五保老人的供养标准也达到了农民上年度收入的半数以上。
在医疗保障方面,我们的老年人享受着全方位的保护。城镇居民医保覆盖了所有老年人,医保范围内的报销比例超过了七成。农村老年人也在免费享受新农合政策的福利,住院费用补偿比例高达八成以上。我们还为老年人提供了免费体检和健康档案建档的服务。
养老服务的发展也在稳步推进。全市已有各类养老机构XXX家,床位总数超过六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XXX张。农村敬老院全部达到了星级标准。我们还建立了多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老年关爱之家和老年人助餐点,为老年人提供了便利的服务。我们还实施了高龄老人尊老金发放制度,为老年人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
在精神关爱方面,我们鼓励老年人参与各类活动,全市建立了数千个老年协会组织,参加活动的老年人达到数十万之多。我们还开设了多个老年精神关爱项目,为老年人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互动的平台。群众性老年文体团体更是达到了数千个,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以上是我市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的主要发布内容。在此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发布会后,我们将接受记者朋友的采访和提问。让我们共同期待我市老龄事业的持续发展,为老年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