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入户巡访72136人次,电话问候101009人次—
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密云区老年人口数量已突破九万大关,其中农村老年人口更是占据了绝大多数。在这片充满乡土情怀的土地上,大部分农村老人仍坚守着不离乡土的养老传统观念。尤其是在北部山区,家庭养老依然是最受青睐的养老方式,那里的老人对家庭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归属感。单独的家庭养老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急需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为此,密云区采取了一系列面向家庭为老服务的措施。近年来,社会组织为众多空巢独居、身体状况欠佳的老年人提供了巡访探访服务。这一服务不仅涵盖了入户探访、电话问候等基础内容,还包括打扫卫生、代买代缴等日常生活服务,甚至在危机突发事件发生时提供及时援助。这一服务让许多老年人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在密云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巡访员们的行动给孤寡老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冯家峪镇共有十八个村落,大多数老人留守在家中。其中有一位叫丛淑芬的七旬老人是巡访的重点对象之一。老人的子女都因种种原因无法照料她,使得她的生活充满了困难。窗户破旧不堪,纱网损坏严重,家中光线昏暗,甚至连房子也是危房。巡访员发现这一切后,立即安慰老人并承诺帮助解决困难。他们不仅帮忙整理家务,还驱车几十公里为老人购买蜡花纸等修复材料,最终将老人的家重新修缮得温馨舒适。这一切的努力和付出,让老人倍感温暖和感激。在密云区,还有许多像丛淑芬这样的老人正在受益于巡访员的帮助和关怀。他们将逐一建立台账并持续提供帮扶服务。这些巡访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关爱老年人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除了对困难老人的帮扶外,密云区还注重为失能老人提供贴心服务。在飞鸿社会工作事务所负责的区域内有一位叫王大爷的老人就是典型的受益者之一。王大爷患有听力障碍和轻度阿尔兹海默症是一位典型的分散五保户。巡访员在巡视探访中发现他平时的生活状况并不理想于是主动为他提供帮助和关爱在日常工作中既保证给予必要的关照和帮助也尽力让老人感受到温暖和快乐这使得老人与巡访员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近就像家人一样密云区的巡访员们不仅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他们给予老年人的陪伴和关爱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支持在这一系列的关爱行动中老年人不再孤单他们在家养老的道路上得到了更多支持和帮助使得他们能更好地享受生活安享晚年密云区的这些行动值得借鉴和推广让我们共同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而努力!深化巡视规范,强化政策庇护:密云区老龄工作的新动向
随着时代的步伐,密云区老龄办积极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求,致力于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近期,他们精心编制的《2018年居家养老巡视探访服务组织实施工作指南》正式出台,为巡视探访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份充满人文关怀的工作指南,紧密结合了高龄、独居、失能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和心理特征,为他们量身定制了贴心、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对于那些需要养老服务支持的长者们,专业服务机构如养老服务驿站、养老照料中心、为老服务组织等,都积极参与到后续的专业化服务中,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社会的温暖。
为了引导并支持社会力量投入到专业化、多元化的巡视探访服务中,采取了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这些措施不仅使得巡视探访人员,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农村幸福晚年驿站、街道(乡镇)养老照料中心及其他养老服务组织的工作人员,能够更专心地为老年人服务,也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这项充满爱心的事业中来。
为了更好地普及巡视探访服务,让每一位老年人和他们的家人都能了解并接受这一服务,区老龄办加大了宣传力度。统一的着装和标识,不仅方便了老人的识别,也展现了巡视人员的专业形象。在巡视过程中,他们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并报告老人的需求和问题,甚至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联系公安、消防、医疗部门。
针对服务对象提出的各种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无论是经济困难、失能、失独还是普通社会老人,巡视探访服务机构都会结合本区的“精准帮扶”机制,按照相关政策为他们寻找最合适的解决方案。这份用心,让每一位老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在密云区,老年人们的生活正因为有这样的政策和这样的服务而变得更加美好。